但我得告訴您一個事實: 此時此刻,我正在辦公室裡的辦公桌前,用筆記型電腦撰寫這篇文章。 毫無新意可言。 而且我敢說,就算再過許多年,只要人們還需要編寫材料,就得回到辦公桌旁來。 對我來說,只有在特殊情況下,才會坐在沙發上寫文章。
即便未來人們真的坐在滑雪吊椅裡辦公,或常常跑到禪風花園裡,也總會在工作日的某個時刻回到辦公桌旁,至少短暫停留一會兒。 不過他們總會站在辦公桌前辦公。 所以,我想說的是: 隨著時間的推移,辦公桌已經進化,我們使用辦公桌的方式也已經大不相同。 不僅辦公桌的設計發生了變化,其功能也隨之改變。 受惠於技術創新,辦公桌根據我們的工作方式有所調整。 要是在動物王國裡,我們會說,正是這種適應性,讓這一物種得以生存至今,而且適應性也將確保這一物種繼續生存下去。
近年來,我們的工作方式迅速變化......
一成不變的工作模式早已消失,並將持續。 我們開始在家裡、在列車上或是在花園裡遠距辦公。 我們開會的時間多了,花在辦公桌前的時間少了。 我們喜歡邊匆忙奔波邊跟同事討論工作。 那麼問題來了: 我們真的還需要辦公桌嗎? 或者說,辦公桌是否已變得可有可無?
在我看來,辦公桌依舊會是辦公室的標配。 但這並不代表辦公室和辦公桌會保持不變。 事實恰好相反。 辦公室和辦公桌都將如過去那樣繼續變化。
重要的是要牢記兩個發展方向。 一個是工作生活的組織性變化,另一個是技術發展,它反過來又影響組織變化。 謹記這句名言: 「工具會隨著需求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而變化」。
回顧歷史
讓我們回顧一下歷史: 第一間所謂的辦公室,是一個人們在裡面處理檔案或管理流程的房間。 隨著組織形式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,房間裡的傢俱不斷進化。 另一個更具顛覆性的重大變化,當然是數位化的興起。
電腦進入了辦公室。 不僅進入了會計和秘書部門,還進入了規劃和設計部門。 技術繪圖人員摒棄了巨大的畫板,轉而採用 CAD 軟體。 建築師、設計師和繪圖人員將尺規、鉛筆和圓規換成電腦、滑鼠和鍵盤。 此趨勢還推動了一項辦公室發明的出現: 電動升降辦公桌。 繪圖板提供了可坐可站的工作模式,繪圖人員和工程師可以在一版幾乎垂直的設計圖前或坐或站。 站著工作? 那為什麼不能站著操作電腦呢?
因此,設計師成為第一批高度可調辦公桌的使用者,這不足為奇。 20 世紀 90 年代初期,出現了可以手動調節高度的 CAD 升降桌。 更早之前的 1910 年,德國的 Reiss 公司推出了首款升降辦公桌。 當然,當時的辦公桌還不能像當時的 CAD 工作臺那樣一鍵調整高度。
在 20 世紀 90 年代,LINAK(力納克)研發出第一款電動調整辦公桌高度的解決方案。 1998 年,LINAK(力納克)推出 DL1 升降柱,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電動升降辦公桌系統。
創新需要養分
您可能認為,在首款升降辦公桌產品問世後,全球需求將會暴風式成長。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。 只有北歐國家興起有益背部並能促進健康的坐站交替工作風潮。 2005 年在北歐,電動升降的工作場所比例已經超過 90%。
在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,投資購置升降辦公桌,為白領員工營造符合人體工學的健康工作環境,這種理念依然不被多數人接受。 讓決策者意識到可調高度工作的優勢,需要更強大的說服力。 市場對這種產品的接受度不高,需求成長緩慢。 隨著需求的增加,價格也隨之下降,這也促成了電動升降工作站的成功推廣。 根據 IBA 有關辦公室工作變化的研究 (2019/2020),2019 年德國有多達 28% 的辦公室人員在辦公時使用升降桌。 可從這裡下載 IBA 出版品(僅限德語版)。
多年來,升降辦公桌技術不斷發展。 一開始,推桿系統技術只能做到升降移動。 但 LINAK(力納克)從早期開始,就在控制系統中加入了更多智慧元素,完美實現了絕對並行驅動、防碰撞保護 或節能等多種重要功能。 不僅如此,智慧系統還可實現更具創新性的功能。 其關鍵在於智慧預定系統與個人化場所的結合。
展望未來
更加靈活: 升降桌將持續發展並擁有更多功能。 它將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組織。 而變得越來越靈活,則是辦公桌適應變化的關鍵。 過去數月的疫情加速了此趨勢的發展。 我們是否還需要為每位員工單獨準備一張辦公桌? 為什麼不可以採用移動式辦公 (activity-based working),進而最佳化辦公室,節省空間和資源? 未來的辦公場所會變得更加獨立嗎?
有一點非常明確: 升降工作站將不再特殊,它將成為所有人都離不開的標配。 無論如何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遠端辦公,開始把私人空間改造成辦公空間。 可是,住在小公寓裡的人該怎麼辦? 他們當中很多人只能坐在餐桌前,坐在客廳角落裡,甚至坐在臥室裡辦公。 對於辦公傢俱生產商來說,這是一個挑戰。 或許他們得設計一種多功能辦公桌,既能當辦公桌用,又能當餐桌用,或者具有一鍵收入牆內的功能,既靈活,又兼具智慧。
「升降桌將不斷發展並有更多功能。 它將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情況,並以數位方式連上網路。」
近年來,我們看到,數位化使得工作和私人生活的界線逐漸模糊。 如今,對於許多人來說,深夜拿著智慧型手機收發郵件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。 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是,家庭辦公室正在成為工作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 但這也意味著居住空間與辦公空間的衝突在加劇。 因此,我們需要讓家裡的配置變得更適合辦公,於此同時讓辦公室變得更溫馨。 這兩個趨勢都在讓彼此之間的界線變得模糊。
未來幾年,辦公室的變化必定更大
辦公室將變得更加溫馨: 在未來的幾年裡,我們會看到,辦公室將變得越來越溫馨。 辦公室將逐漸對家庭辦公室造成衝擊。 辦公室必定會成為一個理想而又健康的辦公場所。
此外,在辦公室裡的人會感覺就像在家裡一樣。 這其中,辦公傢俱將發揮重要的作用。 它將有助於將生活文化落實到工作環境中。 我們將在辦公室裡看到採用永續生產方式生產出來、不含有害物質的新材料。 我認為,桌面的大小也將發生變化。 對小桌面的需求將會成長。 這不僅僅是因為家庭辦公室裡的空間有限,也是因為未來工作的組織形式將發生變化。 在辦公室裡,辦公時需要使用的紙張越來越少。 辦公桌正轉變為一個為筆電和智慧型手機提供延伸的臨時工作站。
更加靈活,而不是原來的樣子
升降辦公桌將變得更智慧: 在未來的辦公室裡,只有少部分人還需要一張固定位置的個人辦公桌。 團隊將根據專案靈活建立,而辦公桌也將被靈活使用。
辦公桌和工作場所的預定系統逐漸增加,並將成為企業的標配。 此外,人工智慧將進入辦公室。
讓我們想像一下以下情形: Christian 是行銷部門的員工,週一要與工業銷售部門的同事舉行兩場會議。 他的日程表裡還包括一項編輯技術文件的任務。 他抵達公司後,系統幫他分配了一個位置合適的工作站,緊鄰工業技術支援部門的同事。 這使其在碰到資料表中的技術細節時,可以與相關同事快速交換資訊。 而且,他距離要開會的兩個會議室都不遠。 分配給他的這張辦公桌對他的工作習慣瞭若指掌,不僅會自動調整到最佳坐站高度,還會定時提醒其適時站立。 Christian 已事先將這些資訊輸入到其個人簡介裡。 此外,在下班之後,辦公桌會自動升高至清潔模式,以便消毒清潔。 所有這些功能都有賴於在辦公桌控制系統中採用的智慧技術。
智慧技術可實現的功能遠不止於此。 此處,需要提一下一個健身領域的關鍵字,叫「Quantified Self」(量化自我)。 我們收集了很多資料,例如透過穿戴式設備和智慧型手機計算的步數和卡路里。 此類資料的收集將會越來越滲入我們的工作生活中。 僅提供水果飲料或健身津貼的雇主將會沒有競爭力。 對員工來說,在辦公場所裡以量化健康方式辦公將成為一種常態,例如員工可以健身、交替坐站,可以參與各種挑戰活動(如「本月最健康員工」)。 高度可調辦公桌將在此過程中智慧收集資料。 最終,這些資料將呈現在升降辦公桌 APP 中,還可用於計算健康保險的費率。 人體工學健康工作站的使用者可因此節省保險費用。 當然,這會引起資料處理方面的倫理爭議,但最終,人們會接受技術的進步,技術進步也會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。
未來尚未來到,但創意已現
LINAK(力納克)於 2014 年首次與伍柏塔爾大學合作舉辦了「Design meets movement 競賽,這也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創意。 年輕的學生開發出未來辦公桌。 此次大賽湧現出許多讓人眼睛一亮的創意。 LINAK(力納克)於 2020 年再次舉辦該賽事。 比賽結果同樣令人印象深刻。 2021 年夏天,向大眾展現這些結果,我堅信,幾年之後,這些創意中一定會有一些轉化為產品,出現在辦公傢俱生產商的產品組合中。
LINAK(力納克)發起了學生競賽『設計與運動完美組合』,為未來辦公桌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創意。
未來,辦公桌在辦公室中仍將佔有一席之地。 或者說,辦公桌仍將在我們所辦公的房間,進而在我們的私人家庭辦公室內佔有一席之地。 只不過辦公桌的樣貌可能會發生變化,結構會發生變化,會與場地的其他功能融合,並且能夠透過網際網路連接其他服務。 簡言之: 辦公桌將一直都在。
要閱讀全文,請按一下此處
本文是為「辦公室先鋒」系列叢書撰寫的文稿,由 Prima Vier Nehring 出版社出版。 在該系列書籍中,有 100 多位作者針對未來的辦公室提供各自的看法。
Christoph Messing 是 LINAK 有限公司的總經理。 他研究辦公室相關主題已有 20 餘年。